國土資源產業
全國土地資源信息是制定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和宏觀決策的重要依據,也是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無人機飛行平臺在國土資源調查領域擁有突出的優勢,低成本、低速、巡航距離遠、高可靠性。無人機執行低空飛行任務時,操作員可以很方便在地面的控制飛機的飛行路線和飛行高度。利用無人機技術開展國土資源調查與土地利用監測,可及時地反映各種國土資源的具體情況,增強資源開發、環境保護與災害防治的預見性,為國土開發與整治,環境和災害監測,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查,建設工程選址、選線及城市規劃提供依據。
國土資源執法
無人機遙感監測系統還可以為國土資源執法監測提供服務。通過無人機遙感的監測成果,及時發現和依法查處被監測區域的國土資源違法行為,利用科技手段實現國土資源動態巡查監管、違法行為早發現、早制止和早查處。
自然災害預警
通過無人機搭載可見光,對有可能發生的地質災害區域,可判斷出水土流失情況、土地沙漠情況、地面沉陷范圍、地裂縫長度、滑坡位置、泥石流位置、等自然災害。拍攝高清晰的實時圖像。為災情提供重要的信息。同時當災害發生時,無人機可做到快速響應,第一時間獲取受災地區的影像數據并輔助指揮救災。
礦產資源開發調查
無人機空中遙感礦區的礦產開采點位置(井口位置)、開采狀態(開采或關閉)、開采礦種(煤、鐵等)、開采方式(露天)、占地范圍與土地類型、固體廢棄物堆積范圍和占用土地類型等。無人機還可以觀測礦產資源開發引發的災害。包括地面沉陷范圍、地裂縫長度、塌陷坑位置、山體陷裂(垮塌)范圍、崩塌位置、滑坡位置、泥石流位置、河道淤塞長度(位置)及煤田(煤矸石)自燃范圍等。探測礦山生態環境信息包括破壞土地范圍、受損植被范圍、粉塵污染范圍、水體污染范圍、荒漠化范圍、土地復墾范圍及礦山環境治理效果。無人機低空遙感配合地面管理軟件亦可為礦產資源開發整體狀況提供決策系統。
考古調查
無人機從不同角度和不同時間在空中進行觀察和攝影,并利用地貌形態、地物陰影、洪水、霜雪、土壤濕度和植被等種種標志,解譯出地面或地下遺址的某些特征。在適宜條件下,地下某些遺址的信息也能通過對地面信息的干擾而顯現出來;特別在交通不便、人跡很難到達、自然條件惡劣、地貌復雜的地區(如某些高山、沙漠、高原、水網地帶),利用遙感影像解譯方法進行考古調查是最快速的方法。